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东营考察,站来到了黄河入海口。这个站,到底为何引人格外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东营考察 首站来到黄河入海口
黄河在这里“安澜”入海
黄河,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分量很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以历史的眼光思考,从时代的大局谋划,关心黄河、认识黄河、经略黄河。这一次,他来到黄河入海口码头,察看黄河河道水情。站在码头平台,总书记驻足远眺。
习近平总书记东营驻足远眺黄河
眼前的黄河正处于秋汛期,目前每天以4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流量挟着泥沙滚滚东流涌入大海,水势总体平稳。
历史上的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据统计,从先秦到解放前的2500多年间,黄河下游共决溢1500多次,改道26次。
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之后弃徐淮故道北徙,再次从山东东营入海。1855年至1946年入海行水的80多年间,黄河尾闾决口、摆动、改道达50次之多,其中黄河河口摆动幅度大的改道就有6次,“大孤岛,人烟少,年年洪水撵着跑,人过不停步,鸟来不搭巢”,是昔日黄河三角洲的真实写照。
1953年4月,当时的垦利县提出在小口子村附近,甜水沟与神仙沟相向坐湾处挖引河使“三河归一”的请示,很快得到上级批复。6月14日,220人组成的民工队伍用原始的抬筐、挑篮、木独轮车等工具,苦战三天,完成了一条长119米,宽17米的引河。同年7月8日,滔滔黄河水按照人们的意愿通过引河由神仙沟独流入于渤海。
1963年12月30日,黄河入海口处的小沙汊河卡冰阻水,危急情况下的第二次人工干预改道得以实施,黄河入海北走刁口河。上世纪70年代,黄河人在总结前两次人工干预改道的基础上,提出人工主动改道设想,终选定离海近、影响范围小的清水沟作为新的入海流路,滚滚黄河又一次按照人的意愿,从清水沟注入渤海。
清水沟改道成功了,如何让入海流路稳定下来,才是东营所面临的重大课题。1988年至1993年,东营先后截堵支流汊沟80多条,延长加高北岸大14.4公里,修做导流堤53公里,修建控导护滩工程3处,险工3处,清除河道障碍20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土方1449万立方米,石方10.69万立方米……治理当年,黄河连续8次洪峰,一次比一次凶猛,但河口的水位却一次比一次下降。
1996年,《黄河入海流路治理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获国家计委批复同意,项目的实施使防御洪水能力由原来的64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10000立方米每秒。与此同时,东营跨越7年、3次组织施工、历经三次调水调沙挖河固堤工程,为黄河入海流路稳定提供了保障,而挖出的泥沙加固了大堤,并将荒碱地改造成林木繁茂的堤防淤背区。黄河宁,天下平。如今,俯瞰黄河两岸,东营有防守任务的堤防207公里,险工23处,控导工程19处。
入海流路稳定有利于黄河流域和环渤海经济区发展
“龙摆尾”造就了广袤富饶的黄河三角洲,但善淤、善决、善徙的黄河在为黄河口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也在不断制造“烦恼”:上世纪60—70年代,随着油田开发建设规模扩大和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频繁改道将对石油勘采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和损失。
即将入海的黄河
东营建市后,为彻底改变黄河三角洲社会经济面貌,制定一系列发展规划和目标。而实现这些规划的前提是黄河口地区的安定环境,特别是黄河入海流路的长期稳定。因为任何一次影响范围较大而又周期较短的流路改道,都会对三角洲建设格局带来不利影响,成为各行各业持续发展的后顾之忧。而清水沟流路45年的稳定之旅,也为年轻的东营在渤海之滨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统计资料显示,1983年,东营生产总值为20.7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28亿元。而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981.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49.3亿元,分别增长了约142.6倍、108.3倍。
这里有我国暖温带保存广阔、完整、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万里黄河,携沙填海,在入海之地积淀成洲,造就了独一无二、美丽富饶的黄河入海口,孕育了我国暖温带广阔、完整、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眼下,黄河三角洲迎来美的季节,大片翅碱蓬逐渐褪去绿衣,裹上红妆,化身为一簇簇浪漫奇幻的“红地毯”;一望无垠的芦花和荻花随风摇曳,花絮飞舞;风吹草偃间,一群群鸟儿不时掠过天际,鸣声啾啾。
20日当天,习近平来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察看这里的湿地生态环境等情况。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10月设立,面积1530平方公里,其中之一的保护主体就是黄河口的湿地生态系统。作为退海之地,黄河三角洲大部分地区成陆时间短,土地盐碱、植被少,生态环境脆弱。20世纪90年代,黄河多次断流,海水倒灌,黄河口湿地曾面临生死存亡。
作为“地球之肾”,湿地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也是自然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考察中强调湿地的重要性,对湿地的保护和恢复一直牵挂于心,强调要实施水源涵养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等工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东营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实施黄河三角洲生态大保护,实施了湿地生态修复、海岸带生态防护、生态补水等一系列项目,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提高区域生物多样性水平。目前,黄河三角洲已累计恢复湿地188平方公里,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从2017年开始,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
2018年10月25日,在阿联酋迪拜召开的《国际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上,东营荣膺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今年又荣膺“2021中国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称号。
这里是600万只鸟儿的“家”
当天,习近平总书记还来到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实地了解相关情况。
进入10月,黄河三角洲的湿地水面上,豆雁、斑嘴鸭、苍鹭、白鹭、丹顶鹤等中大型候鸟纷纷而至,鸟类戏水觅食、集群翱翔的景象越发壮观。
刘月良 摄
黄河三角洲地处暖温带,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每年的11月份,是候鸟迁徙的高峰期和“黄金季”。候鸟迁徙的高峰期即将到来,届时的黄河三角洲将是万鸟翔集、遮天蔽日。
“鸟儿的选择,就是生态环境良好的有力佐证。”东营市坚持以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为统领,加大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湿地修复力度,促进了黄河口生态系统健康,提高了生物多样性。鸟类由建区之初的187种增至371种,38种鸟类数量超过全球总量的1%。每年秋冬,数百万只候鸟在黄河口栖息、觅食、越冬,如同一座“鸟类的国际机场”,成为东方白鹳全球大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我国丹顶鹤野外繁殖的南界,更是600万只鸟儿的共同家园。
周广学 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2003年开始在黄河口筑巢繁殖,截至2021年累计成功繁殖雏鸟2278只。东方白鹳是世界濒危鸟类,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仅剩不到3000只。为了保护这一濒危鸟类,东营在黄河口湿地恢复区专为东方白鹳在12-15米高的电线杆上打造人工巢,尽大可能为它们提供繁衍生息的优渥环境。
除了鸟儿,这里还有丰富的物种。东营坚持以生态的方式治理生态,创新探索“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构建起“河-陆-滩-海”连通体系;实施互花米草治理、海草床种植,逐步恢复潮间带原生生物种群;实施关键物种栖息地保护、原生植物保育、水生生物恢复等举措,就地保护生物种群。目前,保护区内有野生动物1630种、植物685种,是中国沿海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组成了一幅生生不息的生态画卷。
为“黄河国家战略”落地落实作出东营贡献
两年前,在河南郑州,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立足于全流域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总书记强调:“上游以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为主;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要注重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
作为母亲河万里长途的后一站,东营再次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后,我市迅速行动,与国家、省同步启动相关规划编制。10月8日,新华社权威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吸收采纳了我市58项元素,单独或直接体现东营元素的内容就有17处。其中明确提出,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一带五区多点”空间布局,谋划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未来,这些东营元素终将落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丁洪安 摄
东营高度重视,迅速展开各项前期工作。立足于国家公园建设,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等8处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优化,确定了黄河口国家公园范围;根据国家公园建设要求,编制了黄河口国家公园设立方案及本底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符合性认定报告、社会影响评估报告“一方案三报告”及《黄河口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完善黄河口国家公园机构设置方案和管理办法,启动创建全国家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公布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绘就了蓝图。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东营将坚持生态优先、创新优先、基础设施优先,全力推进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0546房产网(东营房产网):习近平考察首站来到黄河入海口,必将为黄河三角洲下一步建设指明方向,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也将加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