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客户经理“移花接木”,让老通过担保公司获得了急需的贷款。不明真相的老当时“满心欢喜,以为和银行攀上了亲”。
去年年末,老夫妇看上了一套位于北京市金融街附近的三居室高档住宅,当时售价在500万元左右。由于资金被银行理财产品占用,无法及时套现,老向银行申请了200万元左右的按揭贷款。
半年后,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解冻,老到银行准备提前还款。怪事发生了,银行工作人员查询系统后明确告知,老目前在该行并无贷款按揭。
“当时给我吓了一跳,每个月我都是正常向账户里面打款,银行也是在每月30号左右将资金从我的账户中调走,怎么突然一下说我没有按揭,那么资金打给谁了?我买房的钱是谁掏的?”老回忆说。
气氛骤然紧张。老质问银行工作人员:贷款合同是和银行签的,怎么会不存在呢?银行方面在看了老的银行存折交易流水之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们的工作人员将我拉到一边,希望我立即联系一下当时的客户经理小艾。”老说。
电话接通了,在老讲完事情之后,一切的始作俑者也就是该行的客户经理小艾开始不停地道歉和解释,希望老不要将事情闹大,什么都好商量,否则他的饭碗不保。
大约一刻钟后,小艾急匆匆地赶到银行。“先生,实在对不住,这件事情是我们银行的问题。”小艾悄悄地告诉了老事件的“真相”。今年初以来,银行额度控制得非常紧,根本没有资金用于放款,而老这边的售房业主又急需资金,所以小艾就私下找了一个担保公司的朋友,通过担保公司给老贷款200万元,以解燃眉之急。
“当时您资金要得急,我向行里申请过几次,但资金划拨后,领导都是重点支持一些优质的企业客户用款需求。咱们这样的按揭项目都要按照流程在行内排队,没有半个月、一个月的时间根本无法将资金落实到位。”小艾向老解释说。
“不过,我当时确实不对,没有经过您的同意就贸然联系了担保公司,放款后也没有得到您的确认,这是我工作的疏忽,还望您老能高抬贵手,不要和我计较了。”小艾希望老能将此事压住,以免对他的职业生涯造成不利影响。
老承认,当时售房业主急需资金,所以才将一套不错的房产出售。回想当时,老确实也到另外几家银行咨询过,都吃了“闭门羹”。由于很多银行在提供授信时都是认房又认贷,而老已经有两套住房了,所以走银行正规渠道根本无法获得贷款。不过,老在小艾这里获得了好消息。小艾明确表示,贷款可以做,但利率肯定会适当上浮,而且需要老将此前的一处房产进行抵押。
“我以为是银行害怕我不能按时还款,提出将我此前的一处房产抵押给银行,按照抵押物的价值进行贷款审批和发放。”老说,当时一想,反正也就是救个急,只要能从银行贷出钱来,弄个抵押、利息高点自然也可接受。
“我满心欢喜,以为和银行攀上了亲。”老回忆道。小艾却巧妙地模糊了放贷主体是银行还是担保公司,只是暗示老,获得贷款需要先对另外一套房产进行担保和评估,因此小艾找了一个担保公司的朋友来协助处理这方面的事情。
当然,担保公司并非无偿帮忙。在一番讨价还价后,担保公司承诺以贷款总额的2%作为项目服务费,负责为老打通房产评估、担保等各项中间环节。
就这样,大概折腾了一周时间,老如愿获得所谓的银行贷款200万元,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贷款期限为10年,每个月老需还款2.2万元。
由于老购买的属于第三套住房,而比照第二套住房贷款利率须上浮至基准利率1.1倍的标准,老感到占了便宜,而且提交贷款申请后一周左右就放了款,他更是对小艾的服务满意有加。
正是基于对银行客服人员的信任和在银行办业务的惯性,老自然而然地认为只有银行才能提供授信。但发现贷款在银行消失后,他仔细阅读贷款合同后才明白,在他所持有的一份标准贷款合同中,甲方并不是商业银行,而是一家担保公司。
小艾的“移花接木”让老感到气愤,但通过担保公司获得了贷款,让他成功购房,而且没有任何损失,即使被“忽悠”,老倒也无话可说。老这次来银行本身就是为了结清贷款,小艾忙前忙后,很快就把贷款结清,让他摆脱了和担保公司的债务关系,他也就没再计较了。
当下加息预期强烈,老急于将200万元的房贷结清,于是风风火火地赶到银行。不过,令他大吃一惊的是,银行业务人员说他在该行没有任何贷款。
200万元房贷不翼而飞?老的魂都快掉了。与银行客户经理沟通之后,他才发现自己掉进了银行客户经理与担保公司精心设计的贷款陷阱。眼看事情败露,银行客户经理一番巧言令色,与老私了此事。在整个事件中,银行工作人员瞒天过海,中饱私囊,而担保公司大赚特赚,终让银行和客户成为“冤大头”。
业内人士指出,现在担保业暗藏不少“猫腻”,虽然监管部门早已制定相关法规,但在逐利动机的驱使下,很多担保公司依然“不务正业”,采用种种违规手段牟取暴利。银监会负责人日前表示,担保行业的规范整顿即将拉开序幕。这预示着一批不合规范的担保公司将被淘汰出局。
疏堵并举 建立风险“防火墙”
在加大对担保公司的整顿力度、建立和完善评级制度的同时,商业银行应通过改变绩效考核方式、加强公司治理等措施来防范内部人“道德风险”。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诸多专家认为,银行、中介机构和担保公司畸形利益链的出现是在某些压力下金融行为异化的结果。信贷资源紧张将很多资金需求者拒之门外,而担保公司在生存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它们利用与银行合作的便利,和银行工作人员“眉来眼去”,完成私下的利益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