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发生了什么,现在只能通过公开资料来感受了,比如美国接近1400万人失业、畜禽被成批宰杀、华尔街股市1天大跌13%、二战被间接催生等。
如果说类似悲剧将在当下重演,这显然会令人恐惧。不幸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却发出了这样的警告:目前全球经济前景十分惨淡,没有任何国家能从欧债危机中独善其身。
由此看来,危机的核心显然还是欧洲。那么,一直被市场所寄望的“修约”能不能助其走出泥潭呢?答案也许是否定的。
拉加德的警告
发出“大萧条”警告的是IMF总裁拉加德。12月15日,她在美国国务院发表演讲时称,如果世界各国依然坚持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类似1930年的全球大萧条将不可避免地再次袭来。为抵抗风险,所有经济体必须促进经济增长,欧元区国家应先作出努力。
3年前的全球金融风暴让很多人记忆犹新,雷曼倒了,美林被兼并了,与之相伴的还有全球性股灾。那么,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比之严重多少?据了解,当时的萧条导致全球共损失了2500亿美元,间接后果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1929年10月华尔街大崩盘后,全球流动性和银行业受到巨大冲击。1932年底,美国股市蒸发了90%的市值。而在1933年,美国全年GDP只有1929年危机爆发前的1/3。直到1937年,才在罗斯福的“帮助”下爬出泥淖……
值得注意的是,拉加德在15日的言谈中特别提到了“欧元区”。这并不奇怪,因为本次欧债危机的严重性,一定程度上不亚于上一次大萧条。不同的是,现在多数风险被暂时掩盖住了。昨日,管理着300亿美元的大型对冲基金BlueCrest创始人MichaelPlatt就公开警告称,欧洲多数银行已经破产,2012年的情况兴许比2008年更糟糕。
暂且不论MichaelPlatt所言是否确切,只是,拉加德的上述唱空言论除了是希望全球共同努力外,还有一种可能,即影射在欧盟中特立独行的英国。
此前,英国不仅在欧盟峰会当日否决了德法修改公约的提议,还在会后为欧元区分裂作准备。有消息指出,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将在接下来几周内检查英国大型银行应对危机的准备。有意思的是,就连英国国防部高官也认为欧元解体风险巨大。英国国防部参谋长DavidRichards表示,该部门正在制定欧元解体之后的计划。
据了解,在欧盟峰会之后,英国将只能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欧盟条约的修改。
一名英国官员说,只要有邀请,就意味着允许英国直接参加到讨论中。欧盟发展的大门还没有向英国完全关闭,这也许是英国“回归”欧洲的后机会。